高中三年级上册物理要点笔记

点击数:641 | 发布时间:2025-02-13 | 来源:www.inlcc.com

   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,重视于研究物质、能量、空间、时间,特别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。智学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《高中三年级上册物理要点笔记》,期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!

    1.高中三年级上册物理要点笔记 篇一


    机械能守恒定律

    机械能守恒应该如此描述,体系内各物体运动前总机械能等于运动后总机械能。机械能等于动能加势能。这里同样有两个重点问题,

    A能量的研究范围是体系,既然称为体系,应包含所有参与的物体,与整个的变化过程。既然所有物体都参与研究,由于能量是标量,多个物体的能量就能进行累加,形成系统内总动能和总势能,进而形成总机械能。

    B这里不使用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公式描述是由于它只适用于一个物体,没充分发挥体系的优势,因为动能定理解决多个物体问题比较复杂,因此这个问题看上去比较要紧。

    2.高中三年级上册物理要点笔记 篇二


    电功和电热

    电功和电功率:

    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场力对电荷做功。电场力对电荷做功,电荷的电势能降低,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。因此电功W=qU=UIt,这是计算电功常见适用的公式。

    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率,P=W/t=UI,这是计算电功率常见适用的公式。

    焦耳定律:Q=I2Rt,式中Q表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,单位是J。焦耳定律无论是对纯电阻电路还是对非纯电阻电路都是适用的。

    电功和电热的关系

    ①纯电阻电路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,电功和电热是相等的。所以有W=Q,UIt=I2Rt,U=IR,

    ②非纯电阻电路消耗的电能一部分转化为热能,另一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。所以有W>Q,UIt>I2Rt,U>IR。

    3.高中三年级上册物理要点笔记 篇三


    1、热现象:与温度有关的现象叫做热现象。

    2、温度:物体的冷热程度。

    3、温度计: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温度就要用的专用测量工具。

    4、温标:要测量物体的温度,第一需要确立一个标准,这个标准叫做温标。

    摄氏温标:单位:摄氏度,符号℃,摄氏温标规定,在标准大方压下,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℃;沸水的温度为100℃。中间100等分,每一等分表示1℃。

    如摄氏温度用t表示:t=25℃

    摄氏度的符号为℃,如34℃

    读法:37℃,读作37摄氏度;–4.7℃读作:负4.7摄氏度或零下4.7摄氏度。

    热力学温标:在国际单位之中,使用热力学温标。单位:开尔文,符号:K。在标准大方压下,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273K。

    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:T=K。0K是自然界的低温极限,只能无限接近永远达不到。

    华氏温标:在标准大方压下,冰的熔点为32℉,水的沸点为212℉,中间180等分,每一等分表示1℉。华氏温度F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:F=5t+32

    5、温度计

    常用温度计:架构:温度计由内径细而均匀的玻璃外壳、玻璃泡、液面、刻度等几部分组成。原理:液体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。常用温度计内的液体有水银、酒精、煤油等。

    6、正确用温度计

    先察看它的测量范围、最小刻度、零刻度的地方。实验温度计的范围为-20℃-110℃,最小刻度为1℃。体温温度计的范围为35℃-42℃,最小刻度为0.1℃。

    估计待测物的温度,使用适合的温度计。

    温度及的玻璃泡要与待测物充分接触。

    待液面稳定后,才能读数。。

    4.高中三年级上册物理要点笔记 篇四


    容易见到的力

    1.重力G=mg

    2.胡克定律F=kx{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,k:劲度系数,x:形变量}

    3.滑动摩擦力F=μFN{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,μ:摩擦因数,FN:正重压}

    4.静摩擦力0≤f静≤fm

    5.万有引力F=Gm1m2/r2

    6.静电力F=kQ1Q2/r2

    7.电场力F=Eq

    8.安培力F=BILsinθ

    9.洛仑兹力f=qVBsinθ

    5.高中三年级上册物理要点笔记 篇五


    电路图画法:

    1、电势法

    把电路中的电势相等的结点标上同样的字母。

    把电路中的结点从电源正极出发按电势由高到低排列。

    把原电路中的电阻接到相应的结点之间。

    把原电路中的电表接入到相应地方。

    2、分支法

    顺着电流方向逐级剖析,假如没接入电源或电流方向不明可假设电流方向。

    每一支路的导体是串联关系。

    用切断电路的办法帮助判断,当切断某部分电路,其它电路同时也被断路的与它是串联关系;其它电路是通路的是并联关系。

    6.高中三年级上册物理要点笔记 篇六


    1.α粒子散射试验结果

    大部分的α粒子不发生偏转;

    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;

    极少数α粒子出现大角度的偏转

    2.原子核的大小:10-15~10-14m,原子的半径约10-10m

    3.光子的发射与吸收: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,要辐射肯定频率的光子:hν=E初-E末{能级跃迁}

    4.原子核的组成:质子和中子,{A=水平数=质子数+中子数,Z=电荷数=质子数=核外电子数=原子序数}

    5.天然放射现象:α射线、β射线、γ射线、α衰变与β衰变、半衰期。

    γ射线是随着α射线和β射线产生的

    6.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:E=mc2{E:能量,m:水平,c:光在真空中的速度}

    7.核能的计算ΔE=Δmc2{当Δm的单位用kg时,ΔE的单位为J;

    当Δm用原子水平单位u时,算出的ΔE单位为uc2;1uc2=931.5MeV}。

  • THE END

    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,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,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。

专业院校

返回顶部

Copyright©2018-2024 中国考试人事网(https://www.bzgdwl.com/)
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-1

  • 中国考试人事网微博

  • 中国考试人事网

首页

财经

建筑

医疗